台灣即新聞 記者 楊金明/玉里報導

當你走進劉一峰二手物流中心時,就可看見各式各樣的回收物品以及工作人員們辛勤工作的背影,這裡是位於花蓮縣玉里鎮的資源回收廠,由劉一峰神父親自帶領,主要是幫助當地弱勢族群創造就業機會,除此之外,更結合環保的理念,也會將部分所得捐給慈善機構。
而在2020年之時,在面對隔壁大飯店的即將落成的壓力下,為了改善民眾對於回收廠的髒亂偏見,輔仁大學文瀾教育環境工作隊,開始於每年寒、暑假來到劉一峰二手物流中心進行環境美化服務,希望藉由手做的環保藝術作品,改變回收場的外觀,讓原是髒亂的回收場改頭換面,同時也藉由這些美化裝置,促進外來的資源引入,增加人際間的交流。


2020年志工隊在劉一峰二手物流中心,利用回收的廢棄物創作,設置了瓶蓋牆、鋁罐風車、酒瓶燈、瓶蓋風鈴等各項裝置藝術,意外獲得各界好評,其中兩年前完成的「希望」瓶蓋牆,更獲得來訪的來賓高度的讚賞,成為玉里鎮回收站另一個景象打卡地點。去11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志工隊無法前來服務,今111年終於可以延續兩年前的工作,除了維修前年的裝置設施之外、更新設置鋁罐花、風扇招牌,以及新黏貼的瓶蓋牆「平安」,在入口處辦公室的外牆上,從遠處即可清楚看到美麗的瓶蓋壁畫。


「平安」以天主教會的意象表現,由「聖神降臨」、「耶穌誕生」、「三王朝聖」組成,加上馬槽、羔羊等意象,給人平和寧靜,又充滿希望喜悅的平安景像。輔大師生在烈日下工作2星期,昨11日順利完成,回收場職工未來可以在此祈禱靜思,感受生活的平安喜樂。
在完成祝聖儀式中,劉神父特別感謝輔大曾聖益老師和同學的辛勞,也非常感謝花蓮縣議會副議長潘月霞因要事不克前往,還特別請辦公室主任蔡建祿到場祝賀,也感謝花蓮縣議員參選人陳志明先生的電話賀喜,也祝福大家平安。

劉一峰神父二手物流中心黃秀芬經理表示「作品很有創意,這次的瓶蓋牆,傳達心靈的安定平靜的渴望,壁畫除了教會賦予意義之外,最上方的鴿子是聖神的代表,也是純潔的象徵,也是代表著劉神父對這裡的無私奉獻和高潔品格;星星和光線,則像這裡的員工和住民們,大家都默默地為這片廣袤的世界點亮一盞星火。

在二手物流中心裡面,劉一峰神父表示,也都會依照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及能力進行個別評估,並適性分配工作給每位員工,讓他們工作上得到成就感和培養自力更生的能力,而對於回收廠如今面臨的困境,劉一峰神父提及,希望大家都能夠對彼此多一點寬容,不要有心靈上的恐懼只要多釋出一點善意,就可以讓在回收場工作的員工能夠更有歸屬感。

輔仁大學文瀾教育環境工作團隊,是文學院中第七支成立的志工團隊,希望能長期深耕花蓮地區,為偏鄉盡一份心力,輔仁大學文瀾教育環境工作團隊指導老師曾聖益表示,希望讓大學生在寒、暑假期間,能夠藉由志工服務,培養社會責任,在服務過程中也能培養團隊合作、溝通協調、領導統合能力,提升未來畢業求職的競爭力與危機處理。


副隊長黃于芹表示,讓他最感動的地方是,所有的作品都是回收場工作人員與文瀾志工對的隊員一起協力完成的,她也規劃明112年再來時,再利用各式各樣的回收物做出不同色彩的創意,增加回收廠的附加價值,吸引能有更多當地人或是遊客能前往參觀了解,聆聽他們的故事,也了解到回收廠愛物惜物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