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即新聞 記者 楊金明/玉里報導

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在2018年3月底達到14.05%,而國發會也推估到了2025年,台灣會成為「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會達到20%,到那時,每五個台灣人就會有一個是老人,老年人口的增加已是事實,不是趨勢。

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為精神科專科暨教學醫院,目前長期安置的精神病患,平均年齡約62歲,這些精神病長者隨著老化衍生生理與共病問題多。為因應院內住民老化趨勢,簡以嘉院長到任後即指示除提供高齡、失智長者多元化的治療活動以延緩老化外;針對失智長者照護,特安排於(17日)由職能治療科李書齊主任帶領職能治療師至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參訪失智症整合醫療,希望能有效維持病患功能、延緩病程進展、改善其精神行為症狀,同時提升病患日常生活的獨立性,進而改善生活品質。

雙和醫院自105年起由神經科與精神科共同合作開設「失智症專責病房」及老年及失智整合門診,不僅提供藥物治療,也著重於非藥物治療介入,如:職能復健、懷舊治療、音樂、認知及運動治療、家屬照護溝通技巧訓練等服務。雙和醫院職能治療師除於失智症專責病房深耕多年,門診活動團體設計與帶領技巧更是專業,這次參訪與標竿學習向雙和醫院職能治療師在病房治療與失智症患者門診活動團體的活動帶領技巧取經,更邀請在社區、失智領域深耕多年的柯宏勳治療師擔任督導,共同討論失智症患者的照護與職能治療的接入,讓參訪的職能治療師受益良多。


雙和醫院柯宏勳職能治療師指出,失智症不只有生理、體能、執行日常生活出現退化,在心理及認知層面上也會出現退化,因此,每次活動時盡量避免時間過長,中間更需要讓長者們休息,除了活動安排需常規、難度設計簡化外,更要注意患者在活動時的環境,此外,不單純考慮疾病,而應著重疾病造成患者在日常生活及適應困難的整體功能表現來設計活動,同時,也對玉醫近三年積極推展「精神長照轉型計畫」,為提供院內住民更好的照顧服務與品質努力表示肯定,也願意奉獻己身專業,提供服務與進一步的合作。